真实的历史,都是符合逻辑的

真实的历史,都是符合逻辑的

饶雪漫 2024-10-30 联系我们 6 次浏览 0个评论

  1

  有历史爱好者问:

  在大汉帝国时期,我们的霍去病大将军,在茫茫的大草原里、在一望无际的大沙漠里,是如何准确定位匈奴部队、并加以追击的呢?难道我们的霍去病大将军有GPS定位、有百度地图不成?

  这个问题很有趣。

  可是,答案是什么呢?

  听冯老湿简单一说,你就恍然大悟了。

  原来,在霍去病当年的大汉雄师里面,有许多的匈奴人!

  霍去病大将军(油画)

  是的,你没有看错,我们早在汉朝的时候,就已经学会了收编敌军的俘虏、化敌兵为战友。

  每一个活着的匈奴俘虏,都是活地图,都是我军不可多得的人才、宝贵的信息资源!

  是的。当年的匈奴俘虏,就是霍去病的人肉GPS定位仪。

  举几个例子:

  两次河西之战当中,在霍去病的部队里,就有一名投诚的匈奴籍校尉,名叫“高不识”,随霍去病一起征战。

  与此同时,还有一位校尉,名叫“仆多”,也是匈奴人,仆多原先也是匈奴将军,也是投诚我军、为我大汉部队卖命的。

  以前是敌人,今天是战友。

  不但如此,还有好多位匈奴籍的汉军将领,例如名叫“复陆支”、“赵安稽”、“伊即轩”等等,都是曾经的匈奴王侯将相,但这些人,都投诚了我军,并加入我军,为我军服务。

  不是每个匈奴兵都宁死不屈,事实上许多匈奴兵会投降我军

  从匈奴人的立场看,这些人都可以叫做“匈奸”,不过,对于我们来说,他们都是我们的战友,宝贝,大漠上的活地图。

  我们大将军霍去病的厉害之处在于:他不但大胆起用投诚的匈奴籍将领,而且,他还大量收编和起用普通的匈奴籍兵卒。

  例如在著名的漠北之战中,霍去病就俘虏了大量的一线匈奴兵卒,简单安抚几句,简要动员几句,就把他们收编到我军中了,把衣服一换,把武器一发,霍去病就带着这些投诚的匈奴籍汉兵,一起去追击匈奴大军了。

 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霍去病大将军,始终能在大漠里精准定位、精准打击匈奴。

  2

  有朋友问:

  大明帝国不是有许多锦衣卫吗?那么在崇祯皇帝上吊的当天,那些平时号称忠心耿耿的锦衣卫们,他们都跑哪去了?他们为什么不挺身而出、在最危急的时刻保护皇上呢?

  答案是:

  锦衣卫投降了

真实的历史,都是符合逻辑的

  是的,崇祯皇帝上吊那天,其实锦衣卫基本上都投降了李自成。叛变了。

  举个具体的例子:骆养性。

  骆养性,湖北咸宁人,祖祖辈辈都是锦衣卫,他的爸爸名叫骆思恭,是大明帝国的锦衣卫指挥使,当时锦衣卫是世袭制,爸爸是锦衣卫,儿子也是锦衣卫,所以,骆养性也是锦衣卫,而且还是锦衣卫里的高官,级别很高,是锦衣卫的大官。

  大明帝国的最后一年,李自成大军兵临城下,火烧眉毛。而吴三桂的大军正从山海关往北京赶,要来勤王。北京城没有兵了,这个时候,锦衣卫和太监,肩负起了守卫紫禁城的大任,不过,还是被李自成的大军攻破了,锦衣卫骆养性,看到紫禁城已破,万念俱灰,他投降了李自成。投降之后,大顺军勒令骆养性交出财产,骆养性乖乖上交了三万两白银。

  很快,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死了,又过了不久,清兵入关,这个时候,骆养性又投降了清兵,并且在清朝当起了官。

  这,就是为什么在崇祯皇帝的最后几天,他的身边已经没有锦衣卫为他卖命了。

  3

  我们都知道,广东广西在秦朝之后,建立了一个国家,叫做南越国,也叫南越王国,国都就在广州。

  可是,南越王国是怎么回事呢?为什么会冒出这个国家呢?

  答案其实很简单:

  业务骨干辞职开公司

  是的,所谓南越王国,就是大秦帝国的业务骨干,羽毛丰满了,脱离公司,然后自己开了家公司,单干了,创业了。

  简单来讲,就是这么回事。

  南越王国疆域

  具体来说,事情是这样的:

 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,不满足,继续往南扩张,派了一大批将领,带兵攻打岭南。

  当时岭南是百越的地盘,也就是秦朝所认为的野蛮人。

  秦朝派出的那么些大将当中,有一个名叫赵佗的。

真实的历史,都是符合逻辑的

  赵佗带兵,把岭南打下来了。

  打下来之后,就在广东当了地方官。

  后来呢,秦朝在中原发生了一件事,就是陈胜吴广起义。

  简单来说就是,陈胜吴广起义爆发,秦朝中央叫赵佗从广东班师回朝,勤王,救皇上。

  赵佗说,靠,我才不去救你呢,我在广东另立为王,当我的土皇帝。

  多好。

  业务骨干翅膀硬了。老板的话,不听了。

  于是,赵佗就趁着中原乱世的机会,在广州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,称王。

  秦国大将赵佗在岭南自立为王,史称南越国

  这个新的国家,就叫做南越国。

  那么后来,南越国被谁灭亡了呢?

  答案是:汉武帝。

  是汉武帝出兵,把南越国给灭了。

  然后广东广西,就正式归大汉帝国统辖了。

  大家明白了吗。

  4

  我们从无数的影视剧中,看到大臣向皇帝下跪,因此,许多朋友会有这么一个印象,认为在中国的历史上,历朝历代,大臣见了皇帝,都是需要下跪的。

  请问,事实是不是这样呢?

真实的历史,都是符合逻辑的

  答案是:

  不是的

  你没有看错,在真实的中国历史上,并不是每个朝代,臣子都需要向皇帝下跪的。

  在历史上,臣子见了皇帝必须下跪,这个规定执行得不折不扣的、执行得最严格的、最一丝不苟的,是元朝、明朝、清朝这三个朝代,但在一些别的朝代,臣子见了皇帝,是不需要下跪的。

  举个例子,宋朝。

  是的,鲜为人知的是,在宋朝,臣子见了皇帝,是不需要下跪的。

  大宋朝廷,臣子站着向皇帝汇报工作,不需要下跪

  在宋朝,臣子进了殿堂,见了皇帝,需要拱手、作揖、鞠躬,但是,不需要下跪。拱手、作揖、鞠躬动作做完了之后,臣子就站在原地,就这样,站着向皇帝汇报事情,讨论问题。

  是的,在宋朝时期,臣子见皇帝汇报工作,是不需要跪着说的,只需要站着说话,就可以了。

  而在宋朝以前的多数朝代,虽然说臣子见了皇帝需要下跪,可是皇帝会马上赐座,所以,臣子一般是坐在椅子上,和皇帝说事的,最典型的是大唐。在唐朝,臣子坐着和皇帝说事。

  宋太祖赵匡胤,悄悄撤走了椅子,君臣礼仪变成了臣子站着说事,而皇帝则是一直坐在龙椅上。不过,毕竟臣子不需要下跪,仍然可算是开明。

  真正规定臣子要一直跪着对皇帝说事的,是元朝。而元朝灭亡之后,朱元璋创立明朝,并在《大明会典》中颁布规定:

  “凡百官奏事,皆跪;有旨,即起”

  也就是说,朱元璋非常看重自己当皇帝的威严,他规定:文武百官,见了我这个皇帝说事,都要下跪,皇帝什么时候心情好,叫你平身,你才可以站起来。

  而明朝灭亡之后,清朝更残酷,基本上臣子见皇帝说事,都要一直跪着,只有这样才彰显大清皇帝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。

  亲爱的粉丝,今天读完这么些,又涨知识了吧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广州市楹浦实业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真实的历史,都是符合逻辑的》
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Top